國內制造業現狀分析:機器人應用是大勢所趨
國內制造業現狀分析:機器人應用是大勢所趨
近日《福布斯》雜志網絡版刊登了一篇文章稱中國經濟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于不動產和基礎設施泡沫,而是來自于制造業的泡沫。原文是這樣說的:
中國不動產和基礎設施泡沫令人感到十分擔心,但這些都只是短期的挑戰,中國應該有能力走出這些困境。對中國經濟來說,真正的威脅是更大而且更長期的,那就是其制造業泡沫。

通過提供補助金、廉價勞動力以及寬松的監管措施等方式,中國得以吸引美國公司將其制造業務遷往這一市場。成百萬的美國工作崗位已經遷往中國,而制造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支柱。但是,上升中的勞動力成本、有關IP盜竊案的擔憂情緒、以及生產時間的延遲已經促使陶氏化學、卡特彼勒、通用電氣和福特汽車等公司開始將部分制造業務從中國轉回到美國本土市場上。谷歌也在近宣布,其NexusQ流媒體播放器將在美國本土制造,這同時還將對蘋果造成壓力,推動其開始仿效。
這就是美國近期所一直宣稱的制造業回流。當然美國所說的制造業回流,不是像中國這樣將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生產制造之中,而是用先進的現代制造技術來節約生產制造成本、創造更多的就業、推動現代制造業的發展。

文章指出這些技術包括機器人學、人工智能(BI)、3D打印和納米技術等,它們到目前為止一直都進展緩慢,但從現在開始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演進,正如計算技術所做到的那樣。與下一代機器人相比,中國人正在從事的制造組裝業務就像是小孩過家家——在不久以后,機器人就會變得比人力更加廉價。事實上,中國大的制造商之一富士康已經在去年8月份宣布,該公司計劃在三年時間里安裝100萬臺機器人,讓其處理目前中國工人正在從事的工作。富士康發現,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在變得過高,而且要求過高。世界上先進的汽車特斯拉Roadster也正在硅谷制造,而硅谷是美國物價昂貴的地區之一。特斯拉之所以能負擔得起這種成本,原因就在于這家公司正使用機器人來進行組裝?;诖耍圃鞓I得泡沫才是中國真正要擔心的問題。
這聽起來有些危言損聽,因為我們經??吹綄<覍W者在講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仔細研讀就會發現我們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經濟指數的良好運行需要制造業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我們一直在強調加快產業升級,但是形勢依然很不樂觀,從這一方面講這些話也不是危言損聽。
從1978年中國從文革中解脫出來以來,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伴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和外資制造業進入中國,中國沿海地區的制造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內地和沿海地區的制造業,乃至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的差距逐漸拉大。

1998年至2007年,在這十年當中,外資進入中國的趨勢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入而逐漸凸顯,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之后,在中國積極引進外資的政策吸引,以及全球制造企業降低制造成本,并占領中國及亞太市場的戰略推動下,大量外資涌進中國,形成了今天中國數以萬計的外資與合資制造企業,以及臺資、港資制造企業。長三角地區,隨著浦東的開發而逐漸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龍頭。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使“MadeinChina”全球聞名的,是中國沿海地區眾多出口導向型制造企業。
- 上一條: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市場發展勢頭向好
- 下一條:數控車床廠家闡述數控車床的選用




